大自然的天赐神授,让招远成为金城天府、中国金都。几千年前,勤劳聪颖的招远人民便开始了黄金开采,用自己的智慧书写了黄金产业发展的诸多神话。尽管已进入现代化开采的时代,然而,凝聚着历史内涵的传统黄金冶炼工艺,至今仍闪耀着璀璨的光芒,由此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一大早,招远市阜山镇九曲蒋家村工会办公室主任迟孟文,来到村南的一处小草房。打开屋门,他把屋子里里外外的卫生收拾了一边。
“今天又有客人来参观。”他平静地告诉记者,作为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传统工艺的第七代传人,自己如今肩负着向游客们介绍、演示这种珍稀工艺的重任。
“这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是中国黄金史上一种弥足珍贵的灿烂文化。”迟孟文说,据先人采金遗物考证,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招远人就采用原始的燔火爆石法采炼黄金,但最早记载招远开采黄金的史料却见于《宋史·食货志》载:“天圣中(公元1023—1032年)登莱采金岁益数千两”(招远古为登莱属地)。而招远人发明创造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的记载,最早见于宋史。据宋代朱彧《萍洲可谈》(卷2)记载:“两州冶金,沿溪取砂以木盘淘得之,甚微,且费力。登莱金坑户只用大木,锯剖之,留刃痕,投沙其上,泛以水,沙去,金著锯纹中,甚易得。”
由此可见,宋代时山东登、莱两州已开始使用木制溜槽大规模采金,即使用铁锤、石臼、石磨、石碾、溜槽、陶尊(或坩埚)等工具,通过手工操作的破碎、磨粉、拉流和熔炼而采冶黄金,这就是被黄金史学家们命名的“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法”,其技术核心是通过重力选矿,高温熔炼提取黄金。
《招远黄金志》主编张丕基介绍,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大臣潘美到招远督办了中国第一个官办金矿———罗山玲珑金矿后,该技艺被写入《宋史》。更值得称道的是,潘美到招远办矿首次使用了火药,竭力推广“先碎后淘”工艺,极大提高了开采岩金的能力,扩大了黄金生产的规模,由此留下“金穴数百处,岁溢数千两”的辉煌。而随着宋代官置金矿的逐步扩大,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也逐步得到推广应用。但是,由于黄金为国家严控物品,选矿冶炼操作大都凭个人经验,靠师徒口传心授,此后相当的一段时间内,采冶技术一直为少数人掌握,并受控于官府。直到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黄金采冶大规模推广“官督商办”、“官商合办”、自由开采,才使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推广到民间而被普通百姓所掌握传承。
光绪二十三年,山东五府道台李宗岱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到玲珑(招远)督办金矿,传统采冶技艺开始得到发展,原用于高温冶炼的陶尊被改为了“坩埚”(俗称“金锅”,一种用耐火泥制成的冶金器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等国的外来资本家大量掠夺招远黄金资源,这一传统技艺开始引入电力磨矿设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招远人民在敌占区采用此技艺秘密采冶黄金,先后为我党、我军贡献黄金数十万两。
“任何一种工艺都是在不断提升、完善中发扬光大的。”张丕基说,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注招远的黄金生产。为此,周恩来总理于1957年专门签发了《关于大力组织群众生产黄金的指示》,这一传统采冶技艺从此焕发了青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这一传统技艺主要工序所用的溜板也被摇床替代,石磨用捣砂机替代,后发展为柴油机带动的土机磨。现在,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尤其是重力选矿法所采用的溜槽板选矿原理,仍广泛应用于现代黄金生产技术中,在选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种精湛高超的技艺
在九曲蒋家村,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的第六代传人、已经80岁高龄的王登殿老人,和第七代传人王金勇、迟孟文一起,向我们演示了这一神奇的传统技艺。
王登殿告诉记者,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主要由破碎、碾磨、拉流、熔炼四道工序组成。
“第一道工序是破碎,俗称破砂。”在老人的招呼下,王金勇抄起一把大锤,抡起来将大块的矿石砸成小块矿石,直至破碎至与花生米大小相同。接下来,开始磨矿———将破碎的矿石磨成粉状。上下两个磨盘,通常由花岗岩等坚硬岩石制成。王登殿说,磨矿的上磨盘一般不小于80公斤,厚度要达到6 寸以上。推磨一般由人力负责,推磨前要将经过破碎后的矿砂倒入清水搅拌均匀,然后用铁勺倒入“龙口”进行碾磨。矿砂磨得越细越好,因为这决定以后选矿率的高低。推磨时人们一般都会哼唱一些民间小调或讲述一些民间故事,以减轻疲劳。
第三道工序拉流,用木溜板和水冲淘金粒,是技术要求最高的一种技艺。主要工具为溜板、扒子、笤帚、槽子。老人介绍,建造溜槽时先砌好斜土台子,上敷层倾斜的木溜板,板面以宽1米、长2.5米、上四页、下三页为最佳,两边用木板制成挡板,形似木槽。扒子为木把铁齿(也有木齿的),扒齿与木把成70—80度的夹角。笤帚用高粱穗脱粒后制成。槽子为木制,用于拉流、清流后粗精矿的收集。
“拉流看似操作简单,但要掌握好却不容易。”王登殿先用铁锨将磨好的浓矿浆送到溜板上端铺开,用扒齿压出一排浅沟,然后从溜板上端的大缸向外放水,水沿浅沟流至溜板,同时,将置于溜板上端的矿浆扒松,使之顺水流下进行分选。“现在这个时候,因精矿比重大,不易冲走,积在溜板上端,脉石比重小,被水冲走,从而使脉石与精矿分开,这样一直进行到将上端的矿浆选完为止。”老人一边介绍,一边用笤帚将溜板下部的脉石扫下,流入毛砂池中,并仔细把上部的精矿扫入槽子里,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工序。
“拉流结束后留下的精矿也称‘金泥’,要用泥碗盛装,然后用火烘干,再用不能粘住含金颗粒的兔子腿将金泥清理到纸上包成纸包,存放待炼。”王登殿说,整个操作过程特别要应注意三点:一是放水量要适宜,合理地用扇面形状的笤帚均匀地左右轻划或轻拍,以控制水流。这一点是拉流的关键,因为水流大,容易将含金颗粒冲走;水流少,又不能冲走脉石(石渣),达不到选矿的要求。二是溜板的倾斜度要合理。三是矿浆在溜板上要分布均匀。
最后一道工序冶炼,俗称“化火”。主要工具有坩埚、风箱和金模。化火时,记者看到,几位传人在用石头砌成的炉灶上生起旺火,将坩埚烧红,再将包有金泥的纸包放入坩埚,开始熔炼。金泥融化后,杂质形成的泡沫不断蒸发,蒸发不掉的被迟孟文等人用生铁钳提取,然后不断加入芒硝和硼砂提纯黄金。当熔炼的金水被提纯到一定程度时,倒入金模,黄金就这样炼成了。
一份亟待保护的遗产
“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传统工艺诞生于招远,与这里丰厚的黄金矿藏、悠久的黄金开采冶炼历史密不可分。”被誉为“招远黄金活字典”的张丕基介绍,招远黄金矿脉遍布全境,仅罗山周边区域内就分布大小2000多条可供开采的金矿脉,境内大小51条河流内为砂金富集带。随着黄金开采冶炼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被迅速升级为机械化、自动化生产,2008年,该市自产黄金70.5万两,加工黄金114.8万两,实现行业总收入337.2亿元,黄金产量连续30年雄居全国县级城市之首。随着黄金生产的发展,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这一传统技艺被染上现代的色彩,但无论规模如何扩大,技艺改进如何,其依然被广泛应用于全市各黄金生产企业。近年来,招远启动了黄金旅游,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再次被纳入历史文化范畴,并于2008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必将以崭新的使命出现在招远旅游产业发展的舞台上。
张丕基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由于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的传承一直为口传心授,无详细的记载和准确的理论数据,技艺的掌握全凭“金匠”实践经验和自身的悟性,而且习艺周期较长,现在年轻人多不愿意学习和掌握。而随着机械工艺的不断发展,技艺传承更加困难,现已出现后继乏人的局面。目前,这一技艺只有招远市阜山镇九曲蒋家等少数村庄的老“金匠”和个别金矿的老技术人员还能掌握,而且年龄均在50多岁以上,这一延续、传承了千余年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的危险。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1998年,招远市人民政府投资100万元在市文化博览中心建起“黄金博物馆”,以展示黄金地质、技术、生产历史和制品为主,同时展出部分实物、模型、图片和历史资料。2003年,招远市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建起黄金珠宝首饰城,将原黄金博物馆移到珠宝首饰城,并对展示内容进行了相应调整和充实。2006年,招远在市文化局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办公室,开始对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进行普查、搜集、挖掘、整理和保护。2008年,他们组织老金匠进行模拟演练,这一闪耀着古老华夏文明的传统技艺,进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本网的文章和图片来源于Internet,当权利人发现在中国珠宝网生成的链接所指向的第三方网页的内容侵犯其著作权时,请权利人向珠宝网发出“权利通知”,中国珠宝网将依法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屏蔽相关链接。 联系邮箱:1765687@QQ.com